未被理解的徐克叙事:超( chāo)越江湖规矩与战争逻辑( jí)的“射雕英雄”

徐克是一个擅于打破固( gù)有模式、开拓新题材与新( xīn)类型的导演,本次《射雕》改( gǎi)编以第34至40章为中心,由战( zhàn)争角度切入,打开武侠电( diàn)影的新路径。为此,影片被( bèi)赋予非常独特、不易为人( rén)发现和理解的叙事结构( gòu):

与以往《射雕》将郭靖、杨康( kāng)作为对照组不同,徐克为( wèi)郭靖设计了欧阳锋、成吉( jí)思汗这两大对手,在欧阳( yáng)锋和成吉思汗所执念的( de)两种“武功”的对应与对抗( kàng)中,体现武侠的形式与意( yì)义。欧阳锋所执念的是天( tiān)下第一的绝世武功,成吉( jí)思汗所执念的是南征北( běi)伐的不世武功。因此,在前( qián)情提要中一灯大师对郭( guō)靖、黄蓉说的这段话,成为( wèi)贯穿全片的中心之问:“情( qíng)难自禁,欲壑难填。其实在( zài)世上修炼的,到最后要对( duì)抗的,不就是自己心中的( de)执念吗?”

我并不认为,影片( piàn)铺垫的感情线是冗余的( de),它同样服从于两种“武功( gōng)”对应或对抗的叙事结构( gòu)中,并且,由郭靖牵连起大( dà)汗线及相关的战争逻辑( jí),由黄蓉牵连起西毒线及( jí)相关的江湖规矩。两条线( xiàn)在郭靖、黄蓉的相互找寻( xún)中,逐步交织汇聚于宋蒙( méng)边境战事。由感情线到家( jiā)国线递进,所遵循的乃是( shì)“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xià)”的内圣外王思路。令不少( shǎo)人费解的是,徐克通过不( bù)厌其烦地转换镜头、切换( huàn)视角,拍摄郭靖南归、北上( shàng),策马奔腾于生父所葬故( gù)土及养父所在异乡之间( jiān)的找寻过程,似乎赋予“找( zhǎo)寻”本身以特殊的意义,使( shǐ)其成为理解“侠”之所起、“大( dà)”之所在的关键。

一、靖蓉、靖( jìng)筝:江湖规矩与战争逻辑( jí)的对应

在徐克改编下,草( cǎo)原雄鹰郭靖与江南小燕( yàn)黄蓉的初次相识,是在极( jí)为惨烈的蒙金战后。二人( rén)因共同悲悯、祭奠战争中( zhōng)的亡魂,成为志同道合的( de)精神伴侣。因此,郭靖对于( yú)黄蓉的找寻,也是对其身( shēn)份认同直接相关的情感( gǎn)认同、文化认同的找寻。值( zhí)得注意的是,徐克还设置( zhì)了郭靖与黄蓉、郭靖与华( huá)筝之间的情感对照。郭靖( jìng)具有独立保护黄蓉的能( néng)力及与之共赴信念的可( kě)能性,在黄蓉身后,是尽管( guǎn)险恶却相对明晰的江湖( hú)规矩。

与之相对照的是,郭( guō)靖及其母亲李萍生活在( zài)华筝父汗的保护和谋划( huà)之下,华筝无法理解郭靖( jìng)跪拜亡父牌位的庄重意( yì)义,并且在华筝身后,是更( gèng)为复杂且不易窥见的战( zhàn)争逻辑——这在影片中黄蓉( róng)多与郭靖讨论江湖,华筝( zhēng)多与郭靖提及与父汗、诸( zhū)王兄相关的政治即可见( jiàn)出。黄蓉带郭靖看江湖的( de)打打杀杀,给他讲述各种( zhǒng)江湖规矩,而郭靖告诉她( tā),这在草原上,叫做战争。这( zhè)说明,江湖规矩与战争逻( luó)辑在本质上构成对应关( guān)系。

此外一些情节与细节( jié)的设计,也要放在这一叙( xù)事结构下去理解用意:其( qí)一,郭靖与黄蓉之间的信( xìn)物:“善缘香”与“桃花酒焖鸡( jī)”,这是徐克的原创。在《红楼( lóu)梦》中,贾宝玉以百花蕊为( wèi)香,冰鲛縠为帛,取来沁芳( fāng)亭泉水,敬上枫露茶一杯( bēi)祭奠晴雯亡魂。而郭靖、黄( huáng)蓉在雨夜柴堆之上支起( qǐ)铁枪引天雷点燃作香,来( lái)祭奠战场上的亡魂。蒙人( rén)惧怕打雷,闻雷声则不敢( gǎn)行师打仗。这是为什么在( zài)蒙古长大的郭靖,见打雷( léi)时下意识保护黄蓉的原( yuán)因。弑杀的铁枪与止战的( de)天雷,构成了天人之间悲( bēi)壮的对话。而“小东邪”黄蓉( róng)出其不意地埋在柴堆底( dǐ)下的“桃花酒焖鸡”,既是亡( wáng)魂祭品,也是生人食品,将( jiāng)死亡的冷峻转换为人间( jiān)的烟火,点燃了郭靖眼中( zhōng)的向往。事实上,片尾将“桃( táo)花岛”视为不被战争侵扰( rǎo)的桃花源,片中“桃花酒焖( mèn)鸡”招牌的出现,也是大战( zhàn)前夕边城中最后的宁静( jìng)与浪漫。

其二,郭靖、黄蓉与( yǔ)大宋边城守城将领的对( duì)话。郭靖从战争逻辑出发( fā),向其报告军情,对其晓以( yǐ)大义,却被对方以军事重( zhòng)地为由不许其登上城墙( qiáng);而黄蓉耍嘴皮子说小民( mín)从未见过蒙古人,渴望登( dēng)上城墙看看,竟成功说服( fú)对方。原著中本是以武功( gōng)逼迫吕文德就范,而徐克( kè)在此刻意淡化武功的作( zuò)用,只用言辞达成目的,并( bìng)构成了绝妙反讽:守城将( jiāng)领不再为“为国为民”的庄( zhuāng)重理由所感动,而是为解( jiě)构战争逻辑的高度娱乐( lè)化理由说服,这正是大宋( sòng)走向灭亡的一个征兆。韩( hán)非子曾说:“故度量虽正,未( wèi)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 yòng)也”“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 nán)言也。”后世史书不乏记载( zài),通过君臣乐于接受荒诞( dàn)之事,暗伏国败之机。徐克( kè)甚至不无深意地假借守( shǒu)城将领之口,嘻嘻哈哈地( dì)补了一句:“真不知道现在( zài)的年轻人都在想些什么( me)!”

其三,华筝与黄蓉相互帮( bāng)助、相互欣赏。在原著中,黄( huáng)蓉因见华筝“满脸英气”,与( yǔ)郭靖更像相配的双雕,而( ér)产生危机感。影片中,这两( liǎng)位本是“情敌”关系的女子( zi)之间的关系,象征一种超( chāo)脱于竞争或对抗关系之( zhī)外的可能性。这与执念于( yú)不同“武功”且因此不断制( zhì)造对抗的欧阳锋、大汗相( xiāng)比,是何等的清爽洒落。故( gù)此部分可谓徐克神来之( zhī)笔,与后文即将提到的郭( guō)靖的超越性价值也构成( chéng)呼应。

二、欧阳锋与大汗:江( jiāng)湖规矩与战争逻辑的对( duì)抗

在徐克改编下,江湖规( guī)矩与战争逻辑还具有极( jí)致对抗的关系。郭靖与大( dà)汗在影片中重逢的第一( yī)幕,便是确认“金刀”——以一种( zhǒng)明确政治身份的方式出( chū)现。郭靖南归所学的“武功( gōng)”,在大汗眼中,不是江湖规( guī)则中锄强扶弱、与人对抗( kàng)的武林绝学,而是战争逻( luó)辑下为郭靖立威、向族人( rén)展示的政治资本,是为其( qí)南征北伐、建立武功的政( zhèng)治工具。这就造成,许多观( guān)众所期待的“降龙十八掌( zhǎng)”的呈现方式,由过往武侠( xiá)片的“对抗”,转变为“展示”。

与( yǔ)大汗形成对照的是,欧阳( yáng)锋虽身为大金国师,内心( xīn)却是不屑为战争逻辑驱( qū)使,只按江湖规矩行事的( de)。在原著中,当完颜洪烈请( qǐng)他帮忙偷盗《武穆遗书》时( shí),他心想:“我欧阳锋是何等( děng)样人,岂能供你驱策?但向( xiàng)闻岳飞不仅用兵如神,武( wǔ)功也极为了得,他传下来( lái)的岳家散手确是武学中( zhōng)的一绝,这遗书中除了韬( tāo)略兵学之外,说不定另行( xíng)录下武功。我且答应助他( tā)取书,要是瞧得好了,难道( dào)老毒物不会据为己有?”

正( zhèng)因徐克敏锐把握欧阳锋( fēng)、大汗所执念“武功”的根本( běn)差异,才在影片中设计出( chū)二者的对抗。大汗率十万( wàn)雄兵南下至大宋边城,意( yì)图借道伐金。正值郭靖与( yǔ)大汗对峙之际,修习《九阴( yīn)真经》走火入魔的欧阳锋( fēng)忽然出现,误认大汗的“武( wǔ)功”为他所执念的“武功”,而( ér)将江湖规矩乱入战争逻( luó)辑,用《九阴真经》驱使蛤蟆( má)功大破蒙古大军阵法,直( zhí)向大汗杀来。正当其逼近( jìn)大汗之际,郭靖出手阻拦( lán)。

郭靖与欧阳锋的交锋,在( zài)欧阳锋眼中不过是按照( zhào)江湖规矩争夺谁为《九阴( yīn)真经》第一的较量。但对大( dà)汗而言,这场对战仍然是( shì)被全军观看的场景——徐克( kè)没有采用过往武侠片惯( guàn)用的、让观众代入对抗者( zhě)的视角来展开这场江湖( hú)对抗,而是让观众置身事( shì)外,代入大汗视角来审度( dù)最佳战机。当欧阳锋被郭( guō)靖压制的瞬间,突然胸口( kǒu)中箭,此刻徐克才切转画( huà)面,回到高高在上、从容弯( wān)弓的大汗身上,迅速拉开( kāi)观众对大汗的代入感。这( zhè)是影片中,令所有观众倒( dào)吸一口冷气的震撼一幕( mù)。徐克通过镜头语言,彰显( xiǎn)大汗居高临下的绝对气( qì)势,喻意战争逻辑的凌然( rán)不可侵犯,也在叙事上,将( jiāng)江湖对决迅速拉回到残( cán)酷的战争对峙中。

三、言语( yǔ)退兵:对江湖规矩与战争( zhēng)逻辑的超越

在郭靖向大( dà)汗展示较欧阳锋更高一( yī)筹的武功之后,坐拥十万( wàn)雄兵,尚能弯弓射敌的大( dà)汗,在无法将郭靖收为己( jǐ)用的情况下,竟听从郭靖( jìng)劝说而撤军,这在网上引( yǐn)发极大争议。由于部分西( xī)征内容的删减,加上此处( chù)改编区别于原著托雷因( yīn)大汗病重退兵,不少观众( zhòng)期待此时上演一场酣畅( chàng)淋漓的战争,对言语退兵( bīng)难以接受。对此,影迷有两( liǎng)个比较好的解释。

一种解( jiě)释认为,与近些年极其强( qiáng)调对抗和炸裂的商业片( piàn)相比,徐克却在结局兵临( lín)城下、剑拔弩张之际,果断( duàn)以兵不血刃、人文化兵的( de)方式掐灭燃爆点,拒绝了( le)兵戎相见的表述,可以说( shuō)是极为“异类”而大胆的。这( zhè)恰恰导向了“以文抑武”,通( tōng)过习武实现和平与民生( shēng)的“侠”的意义,触及“武侠”这( zhè)一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 xíng)的底层逻辑,即“暴力到底( dǐ)能否终止暴力”。的确,这一( yī)结局设计,与影片开端——惨( cǎn)烈的蒙金重甲作战构成( chéng)了对应。这是武侠电影第( dì)一次参加春节档商业片( piàn)的厮杀,徐克在影片结尾( wěi)的极度克制,既让一部分( fēn)人怅然若失,又让一部分( fēn)人肃然起敬。

另一种解释( shì)则认为,徐克在大汗为郭( guō)靖铺垫政治资本时,已对( duì)大汗手下诸王子的暗潮( cháo)涌动有所特写。大汗对郭( guō)靖恩威并施,赐予他政治( zhì)身份与领兵权利,同时将( jiāng)其母亲李萍扣为了质子( zi)。最后郭靖对大汗也是恩( ēn)威并施,既救他性命,同时( shí)也向他展示自己能于千( qiān)军万马中取其性命的实( shí)力,并警示他,如若大汗此( cǐ)刻便死,必将引发夺位之( zhī)乱,且将导致生灵涂炭。这( zhè)一解释比较符合我的上( shàng)述论述,郭靖与大汗之间( jiān)达成了政治默契,以战争( zhēng)逻辑说服了大汗。但是此( cǐ)说忽略了郭靖相较于大( dà)汗的超越性,他之所以为( wèi)“侠之大者”,是因为以更高( gāo)的仁义法则匡正其战争( zhēng)逻辑:真正的英雄,不是南( nán)征北伐,而是悲悯天下。

事( shì)实上,在徐克的设定中,无( wú)论是欧阳锋还是大汗,只( zhǐ)要有执念,便有软肋。欧阳( yáng)锋的软肋在其“武功”,大汗( hàn)的软肋也是诸王子蠢蠢( chǔn)欲动对其“武功”的威胁。郭( guō)靖亦非没有“软肋”,但是,他( tā)所心系的家人——黄蓉和李( lǐ)萍,分别以智谋与贞义的( de)方式,脱离了欧阳锋和大( dà)汗的掌控。按俞文豹《吹剑( jiàn)录》载:“端平元年,邑宰徐进( jìn)斋新其庙(溧阳贞义女庙( miào)),文豹为作奉安祝词曰:‘惟( wéi)此方之俗习,率勇敢于杀( shā)身,岂贞义之遗烈,犹隐然( rán)而在民。’”而郭靖心系的故( gù)土家国与天下万民,也处( chù)于欧阳锋与大汗的威胁( xié)之下。

在最后,对两种“武功( gōng)”无所执念、有所超越的郭( guō)靖,反而能以一种质朴沉( chén)厚、隔山打牛的方式,暂时( shí)击中执念者的软肋。并且( qiě),当郭靖、黄蓉决定,不像“聪( cōng)明人”范蠡那样退隐于没( méi)有战争的桃花岛,而选择( zé)像伍子胥、文种那样以死( sǐ)守护所找寻的“为国为民( mín)”信念时,其软肋已转化为( wèi)肩负毕生的使命。至此,徐( xú)克完成了他心目中“射雕( diāo)英雄”的塑造。

郭靖的言语( yǔ)退兵,或参考《长春真人西( xī)游记》中丘处机对成吉思( sī)汗的“一言止杀”。并且,徐克( kè)还可能参考了电视剧《三( sān)国演义》的“空城计”,来对原( yuán)著利用“空城计”引诱托雷( léi)退兵的情节进行深化。司( sī)马懿本可轻易识破城中( zhōng)虚实,击杀头号劲敌诸葛( gé)亮,但诸葛亮通过高墙抚( fǔ)琴与司马懿之间达成了( le)一种政治默契:诸葛亮一( yī)死,功高盖主司马懿便会( huì)马上遭遇“兔死狗烹”的结( jié)局,而无法实现统一天下( xià)的大业,倒不如养寇自重( zhòng),徐徐图之。除此之外,诸葛( gé)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对抗( kàng),还体现了两种价值观的( de)对抗,凸显了诸葛亮的高( gāo)尚人格与悲剧命运。当然( rán),在徐克影片中,郭靖与大( dà)汗之间的关系和诸葛亮( liàng)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有( yǒu)所不同,既有曾经的恩义( yì),又有即将的决裂,但在达( dá)成政治默契,凸显两种价( jià)值观的对抗及郭靖人格( gé)与命运方面,是异曲同工( gōng)的。

总的来说,郭靖成长为( wèi)“侠之大者”的过程,就是他( tā)在自我找寻过程中,不断( duàn)对抗、逐渐超越欧阳锋、大( dà)汗所执念的江湖规矩与( yǔ)战争逻辑的过程。特别值( zhí)得注意的是,全片中郭靖( jìng)实际上未杀一人,灵智上( shàng)人是失足死于自己的武( wǔ)器,欧阳锋的致命痛击来( lái)自大汗(虽然最后得以逃( táo)脱)。徐克耗费极大心思钻( zuān)研的“降龙十八掌”掌法、《武( wǔ)穆遗书》阵法,大多时候都( dōu)被处理为被“展示”的技艺( yì)而非“对抗”的杀器。这的确( què)是以一种最贴近仁厚的( de)武侠呈现方式,来回应江( jiāng)湖规矩与战争逻辑的暴( bào)力根基。这种迥异过往的( de)武侠展现形式和独具匠( jiàng)心的电影叙事方式,适合( hé)于相对开放的观影心境( jìng)与舆论环境,安排在春节( jié)档期间显然比较冒险。这( zhè)正是我既欣赏赞叹,又满( mǎn)怀遗憾的原因所在。

四、影( yǐng)像实验:构成徐克叙事的( de)历史依据与镜头语言

文( wén)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 le),我还想最后再谈一点。影( yǐng)片未能让大部分人轻松( sōng)理解其叙事结构的妙思( sī),终究是有内容缺憾或技( jì)术瑕疵的原因,但不能因( yīn)此认为徐克粗疏、混乱,忽( hū)略他脱离流水线生产进( jìn)行大胆探索和用心考究( jiū)的意义。近些年来的影视( shì)作品,多是架空而不敢有( yǒu)太多的历史依据,因为这( zhè)会大大增加制作成本和( hé)潜在风险。而徐克令人敬( jìng)佩之处,在于努力为叙事( shì)质感寻找历史依据,为此( cǐ)而甘冒巨大风险。目前成( chéng)片在展示蒙文化和甲胄( zhòu)骑射文化方面都极为考( kǎo)究,徐克甚至让主演郭靖( jìng)的肖战花费两个月时间( jiān),像原著中郭靖那样亲自( zì)驯服野马“小红马”,并让其( qí)学习大量蒙语,真正融入( rù)草原文化。

囿于篇幅,暂且( qiě)只讲影片中的两处细节( jié):其一,蒙古骑兵能够大破( pò)金兵“铁浮屠”,除了弓弩箭( jiàn)术之外,还包括西征引入( rù)的六叶锤。这一发源于13世( shì)纪罗斯(一说意大利、一说( shuō)中亚)的破甲战锤,在近距( jù)离作战中作为打击类武( wǔ)器的对敌止动性非常强( qiáng),全金属六叶锤甚至可击( jī)穿胸背重甲,这在影片中( zhōng)得到了真实展现。其二,大( dà)汗头盔上的冠饰也有一( yī)定的文物依据,参考了内( nèi)蒙古博物院镇馆藏品,战( zhàn)国的鹰顶金冠饰。这套金( jīn)冠饰是国内迄今发现的( de)唯一一件“胡冠”,也是迄今( jīn)为止所发现唯一的匈奴( nú)单于的王冠。片方对于这( zhè)种礼制等级和工艺水平( píng)的"胡冠"的参照,是符合大( dà)汗身份的。

更何况,如果我( wǒ)们认为电影不光是讲故( gù)事的,还是一项诉诸视听( tīng)的影像艺术,那么徐克《射( shè)雕》肯定值得在影院最好( hǎo)的特效厅反复观赏。具有( yǒu)影像实验性的镜头语言( yán),构成无可取代的徐氏视( shì)听风格,也成为徐克叙事( shì)的衔接物。电影人“黑火车( chē)Cinema”指出,徐克始终保持对于( yú)影像的自觉,尽管未必都( dōu)能成功,但在当下许多导( dǎo)演已丧失对影像的关照( zhào)而言,是值得尊重和深讨( tǎo)的。它的图像、夸张的镜头( tóu)移动,有游戏的影视觉,但( dàn)在极致的虚假里又力图( tú)让电影变得很亲密。最有( yǒu)代表性的场景,一是开头( tóu),画外音互相交错,有一种( zhǒng)意识流般时间的快速移( yí)动、时间的混沌。还有一个( gè)代表性场景,是雷雨中郭( guō)靖、黄蓉根据两道铁枪所( suǒ)引的天雷找到对方,在那( nà)瞬间,人的行动、人的轨迹( jì)好像不再是人,而成为了( le)一种天象。但也在那瞬间( jiān),人与人之间,天与人之间( jiān),反而构成最亲密的关系( xì),和开头那种意识流似的( de)画外音叠合在一起,显得( dé)特别动人。

电影人“丝绸尾( wěi)巴”也指出,徐克《射雕》中的( de)武功不是搏击术,而更接( jiē)近于异能范畴的身体改( gǎi)造术。这与徐克《蜀山传》里( lǐ)通过游戏化的玄术特效( xiào),使修仙世界呈现出数码( mǎ)风格的视觉设计逻辑保( bǎo)持了一贯性。徐克试图通( tōng)过一种新的视觉方案,来( lái)解答“武功还可以是什么( me)”这种问题。实际上,郭靖与( yǔ)欧阳锋的大战,犹如游戏( xì)场景般的视觉表现,的确( què)给部分有电子游戏体验( yàn)的观影者捕捉到一种手( shǒu)持游戏的操控感和新鲜( xiān)感。徐克的这一尝试,显然( rán)是想为武侠题材吸引更( gèng)多年轻受众,但因此而损( sǔn)伤原有武侠片的真实质( zhì)感,却也让相对保守的传( chuán)统武侠片受众感到失落( luò),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似乎( hū)意识到运用特效所带来( lái)的与真实世界的抽离,徐( xú)克力求保持一种真实感( gǎn)的平衡。譬如他对降龙十( shí)八掌掌法的原理、对《武穆( mù)遗书》阵法的易理,包括对( duì)甲胄制作、马匹负重、光影( yǐng)方向等,都以治学的严谨( jǐn)精神去研究和呈现。特效( xiào)中的自然风景,与真实的( de)山川流水、蓝天草原融为( wèi)一体,美得不可方物。片头( tóu)出现的黑白画也不是特( tè)效CG,而是人工素描。郭靖与( yǔ)华筝的那两只白雕虽为( wèi)特效合成,却是毛发毕现( xiàn)、神态鲜活、栩栩如生,而且( qiě)一只乌嘴一只红嘴,各自( zì)代表了郭靖与华筝。

此外( wài),徐克还在这部影片中展( zhǎn)示了强大的镜头把控力( lì),他把视觉人物及其情绪( xù)、处境,与环境、光影、声音甚( shèn)至触觉混合在一起,让观( guān)影者在其叙事中获得身( shēn)临其境的“通感”。83版《射雕》电( diàn)视剧配乐《铁血丹心》《世间( jiān)始终你好》恰如其分地渲( xuàn)染其中,不知勾起多少旧( jiù)梦远怀。一些转镜也比较( jiào)精彩,譬如蒙古兵大破金( jīn)兵,转场落在大汗宽阔的( de)背脊上;郭靖在桃花岛误( wù)会黄蓉父亲东邪害了他( tā)师傅,在愤而离开的刹那( nà),转场是桃花的瞬间失色( sè);黄蓉设计逃出欧阳锋魔( mó)掌而跳入水中,镜头在穿( chuān)过欧阳锋落到水里后,转( zhuǎn)场正好衔接郭靖接水的( de)双手展开另一条线的剧( jù)情。这些转场构成了叙事( shì)上的连贯性和情理上的( de)逻辑感,但对于不太关注( zhù)镜头语言的观众来说,可( kě)能更加倾向于由故事本( běn)身直观呈现连贯性与逻( luó)辑感的方式。

公平地说,这( zhè)部电影当然不是单纯的( de)“粉丝电影”。事实上,在武侠( xiá)式微的时代,武侠题材受( shòu)众能重新进入电影院观( guān)赏武侠电影,若非如《门前( qián)宝地》那样有主演自身的( de)财力支持,便如《射雕英雄( xióng)传侠之大者》《镖人》一样,需( xū)要有演技不错,同时有粉( fěn)丝或票房号召力的主演( yǎn)支持。影片上映后,商业战( zhàn)争与粉黑大战的混战,导( dǎo)致大众被极为撕裂的情( qíng)绪左右,而变得游移不定( dìng)或者盲从一方。这表明,电( diàn)影行业、营销行业和各大( dà)平台还有待规范,否则必( bì)将对经济与文艺造成极( jí)大损害。

而有趣的是,徐克( kè)《射雕》的一些台词,似已预( yù)见部分现实:“江湖是什么( me),江湖就是有很多帮派,立( lì)了很多规矩,打打杀杀。”武( wǔ)侠作品之所以能为我们( men)带来诸多慰藉,就是因为( wèi)能在混乱迷惑的世俗规( guī)则之上,提供是非恩怨更( gèng)加分明的快意空间。我们( men)这些生长于七八十年代( dài)的江湖儿女,似乎在这十( shí)来年间陆续走散。但正如( rú)片中所说,江湖可以很大( dà),江湖也可以很小。我们不( bù)是因为江湖之大才被冲( chōng)散,而是为江湖所困才逐( zhú)渐失散。

黛茜·雷德利新片《有时我( wǒ)会想死》曝预告

帧享放映厅讯《星球大战:原力( lì)觉醒》女星黛茜·雷德利主( zhǔ)演独立片《有时我会想死( sǐ)》曝预告,影片讲述黛西扮( bàn)演的弗兰是一个经常思( sī)考死亡的人,却让办公室( shì)的新人在工作中感到欢( huān)乐。两人开始约会,现在这( zhè)段关系唯一的障碍是弗( fú)

60.45K
3周前

当蜡笔小新系列告别反( fǎn)思,走向低幼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 jiè)面新闻编辑 | 黄月 11月23日,第( dì)31部《蜡笔小新》剧场版《我们( men)的恐龙日记》在国内上映( yìng)(日本首映时间为8月9日),这( zhè)也是国内院线第二年引( yǐn)进蜡笔小新系列电影。1993年( nián)以来,蜡笔小新每年都会( huì)推出剧场版,今年也按照( zhào)惯例,讲述了一个独立于( yú)TV版日常生活...

70.46K
3周前

双向奔赴的穿越喜剧,解( jiě)压又治愈

黄遇奇是个八零后,因一( yī)场流星雨有了一场“奇遇( yù)”,开始了双向奔赴的穿越( yuè)。 老黄(贾冰饰)人到中年,血( xuè)糖和痛风的风险跟他的( de)肚子一样,都在逐渐变大( dà),一心想照顾好家庭、处理( lǐ)好工作,现实却总是让人( rén)无奈,就像家里的柜门一( yī)样出现了裂缝。除了小电( diàn)驴的粉色头盔看起来还( hái)有点活力...

94.61K
3周前

你的降临真的不够看

我真的要夸这部剧了,本( běn)来以为就是一部普通的( de)悬疑剧,结果给了我很大( dà)的惊喜,我真的很久没上( shàng)头这么一部剧了,但是这( zhè)部剧真的值得一个长评( píng) 这部剧的运镜,转场,表现( xiàn)手法方面真的没话说,第( dì)4集的时候老江回学校那( nà)个运镜和转场真的很好( hǎo),直接连接了两个时空,让( ràng)小江和老江来了一...

11.44K
3周前

郭富城梁朝伟世纪同框( kuāng)!《风再起时》昨日上映 首映( yìng)获赞“港片史诗”

帧享放映厅讯由翁子光导演( yǎn)、编剧的电影《风再起时》昨( zuó)日全国公映并发布公映( yìng)海报,影片由郭富城、梁朝( cháo)伟、杜鹃领衔主演。影片昨( zuó)日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导( dǎo)演翁子光与监制李锦文( wén)出席现场,郭富城、梁朝伟( wěi)通过线上连线惊喜现身( shēn)

59.18K
3周前

奈飞恐怖剧集《吉尔莫·德( dé)尔·托罗的奇思妙想》曝新( xīn)预告

帧享放映厅讯《环太平洋》《水形( xíng)物语》导演吉尔莫·德尔·托( tuō)罗为Netflix打造的恐怖剧集《吉( jí)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 miào)想》曝中字正式预告和新( xīn)剧照,本·巴恩斯、鲁伯特·格( gé)林特、妮娅·瓦达拉斯、大卫( wèi)·休莱特、艾

89.24K
3周前

折腰没让我失望

等了两年的折腰今天终( zhōng)于播了。其实很担心会失( shī)望,因为心理预期真的太( tài)高了。但是这剧竟然完全( quán)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有更( gèng)多的惊喜。 刘宇宁真的让( ràng)我觉得很惊艳,那种霸王( wáng)枭雄的感觉整个内娱很( hěn)难演出来。他就是有那种( zhǒng)亦正亦邪的气质。而且他( tā)的演技很细腻,代入感很( hěn)强。台词也是中气十...

50.51K
3周前

帧享放映厅娱乐:抗战胜利80周年经典( diǎn)视听作品在“经典频道”集( jí)中亮相

此次展播活动,不仅是对( duì)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民族( zú)精神的传承。7月展播的《悬( xuán)崖》《记忆的证明》等抗战题( tí)材剧集,凭借真实的历史( shǐ)还原与深刻的人性刻画( huà)引发观众共鸣。这批经典( diǎn)影片经过高清修复技术( shù)处理,重新焕发出活力,让( ràng)观众在光影中感受永不( bù)褪色的抗战精神。

51.11K
1周前

不变与流动

#MOMA 同样是嫁女儿田中的作( zuò)品对比小津中的女性展( zhǎn)现出了更强的主体性,不( bù)论是选择和做法显得更( gèng)加柔和和细腻,可能对比( bǐ)自怨自艾的怀念更喜欢( huān)身在其中不自知的迷茫( máng)吧。 角色上,女主的强势介( jiè)入很符合现实的唐突,整( zhěng)体的弧线到结尾收束做( zuò)的也很好,呼应了开场她( tā)的做法,不过最后的...

18.84K
1周前

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

这部剧的官摄我看了无( wú)数遍了吧,非常喜欢的一( yī)部音乐剧,我对一部好的( de)音乐剧的基本要求就是( shì):歌好听,剧情只要不太烂( làn)就行,舞蹈灯光布景好更( gèng)锦上添花,唱的好演的好( hǎo)是基本条件,一部好的音( yīn)乐剧简直就是视觉听觉( jué)盛宴。我对这部剧的评价( jià)就是,五边形战士,没有不( bù)好的地方,太完美...

99.83K
3周前